晨晓:从流浪画家到学院院长 一部人生奋斗史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部电影,有的按剧情稳扎稳打,有的直接开挂,而有的人——比如艺术家晨晓,完全是“剧本杀”爱好者,一路随机触发副本,最终硬是闯出了一条惊天动地的逆袭之路。

  从一个流浪画家,到国际知名艺术家,再到学院院长、教授、导师……晨晓的人生,堪比一部现实版的“王者归来”,不仅自带剧情反转,还给青年人提供了一整套可供研究和实操的奋斗学。“如何在逆境中翻盘?”“怎样在人生最低谷时开挂?”“怎么从艺术圈冲进教育界?”“中国唯一初中毕业生当大学院长”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晨晓的经历里找到。

  要知道,60岁本该是许多人考虑退休的年纪,而晨晓却以一个学院院长的身份,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高峰。他用一抹色彩绘就了一生的传奇,也用智慧、胸怀和拼搏,向世界证明:真正的强者,不是被命运安排的人,而是把命运玩出新花样的人!

  晨晓出生在中国教育世家,书香门第,还是朱熹的第35代后裔,听起来文气逼人,但现实并没有给他安排一条“天才学者”的光明大道。恰逢动荡年代,加上患有严重的神经性视觉障碍症,未能通过体检,升学之路屡屡受阻,结果少年晨晓成了一名“浪迹天涯的无业青年”。

  这时候的他,带着一块画板,四处流浪,走遍全国,交的朋友遍布三教九流,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标准的“愤世青年”一枚。按一般剧本发展,他可能会成为某个民间高手,或者在江湖里自生自灭。但命运显然对晨晓充满了兴趣——给了他狠狠一棒子,把他直接打入社会最底层。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就此沉沦时,晨晓却一把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80年代初,他遇到了第一个人生贵人——本家叔叔,给了他一个文化馆美术干事的机会。这一次,他没有让机会溜走,而是卧薪尝胆、面壁思过,硬是在没有学历的情况下,自学成才,最终杀入全国美展、全国体育美展、全国青年美展,一战成名!

  这个时候的晨晓,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你可以出身平凡,但不能一辈子平凡。少年晨晓的逆袭,就像一堂现实版的“奋斗学”课堂,给所有迷茫的年轻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1986年,人生的第二次大逆袭到来。晨晓的另一位贵人——旅美舅舅,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他跨出国门,来到新西兰,在这里,他的艺术迎来了爆发式成长。

  这时候的晨晓,创作出巨幅波普艺术作品《生抽王》,成为新西兰的标志性作品,风头一时无两。事业巅峰时,他过着“酒肉穿肠”的张扬生活,意气风发,风光无限。然而,命运偏偏喜欢“给彩蛋”,就在他事业最巅峰的时刻,一记重拳打来,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这一次,他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隐居,进入了长达15年的“修行模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晨晓潜心作画,悟道艺术,读山听水,沉浸在禅意之中。这个阶段的晨晓,完成了从“愤青”到“大师”的蜕变,最终,他的作品被新西兰人民所热爱,成为教科书中的经典,他的中国故事“56个龙图腾”大地艺术作品,更是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中华文化热潮。

  15年的静修,不仅让晨晓的艺术达到新高度,也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于是,命运又一次抛来了橄榄枝——2012年,祖国向他发出邀请,回国参加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2013年,国家主办了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随后更是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大展,成为仅有少数几位在中国盖棺论定艺术家才有的荣耀,而且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专程前来北京出席画展开幕式,这是在中国绝无仅有的荣耀。

  当人生新巅峰时刻,晨晓以为自己可以“佛系”归隐,享受艺术人生时,2018年,命运再度出手。这一次,他被赋予了更大的教育使命——被任命为浙江农林大学“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而且还是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艺术与设计学院,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鲁迅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后,为数不多的几所用个人名字命名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这简直是艺术圈的“头号大逆袭”!一个曾经流浪街头的画家,如今成为了

  一所学院的掌舵者,从“一个人修行”到“培养无数年轻人”,人生又一次迎来升级。

  要知道,一个艺术家转型做教育,并不容易。但晨晓偏偏有这个能力——他不仅有深厚的艺术造诣,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

  他的教育理念很简单:

  •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走进生活,服务大众。

  •年轻人要敢于突破,不要被传统框架束缚。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用自己的奋斗故事,告诉每一个学生:不管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你敢拼,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晨晓的一生,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奋斗学”。

  他从无学可上,到自学成才;从流浪画家,到世界级艺术家;从艺术家,到学院院长……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境,只有还没被激发的潜力。

  他给年轻人的三点启示:

  1.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2.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它可能是你逆袭的关键。

  3.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作为一名教育家,晨晓始终关注学院和学生的成长,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更以实际行动支持贫困学子。他曾公开表示:“作为学院的一员,为学生提供帮助是我的责任。”自从受聘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每年将自己大部分工资捐赠给学院,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他说:“尽一份绵薄之力,给学子们的美好未来注入无限的希望,为暨阳学院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力量。”

  他出生于教育世家,深受家风熏陶,始终秉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他的捐赠不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对青年奋斗精神的鼓励。他希望,学生们能用这笔助学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艺术家,对家乡杭州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他为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国际视野、中国灵魂”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倾力于打造“中国最美的校园文化”,为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创作了众多精彩有趣的艺术作品,营造了一个艺术与教育共融的温馨校园。

  如:《天书》雕塑、《手》彩绘雕塑、《富春山歌》环形壁画、《童音之声》环形壁画,及地下停车场信息交流互动体验空间等等。

  晨晓将艺术的精髓融入教育的每一环节,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艺术的熏陶。他巧妙地将环境营造与创意结合,打造出一片充满色彩与活力的校园空间。

  晨晓深知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并和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杭州市西湖区小小生命健康基金会共同推出的孤独症关爱训练计划和画展,多年来,他将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成就与慈善事业紧密结合,旨在通过艺术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的帮助。该计划不仅涵盖了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还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补助。他不仅通过色彩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注意力,增强与外界的互动,还在情感层面给予了孩子们无声的支持。他的画作如同心灵的引导者,带领孩子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世界,迈向更加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如今的晨晓,依然在艺术与教育的道路上前行。他不仅在创作更多经典作品,也在培养更多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正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如果你正迷茫、困惑,不妨翻开艺术家晨晓的人生故事,或许,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毕竟,人生这场游戏,谁说你不能开挂呢?

  ——————————————————

  附中新社文章: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901829.shtml

  ——————————————————

  晨晓

  中国好色彩代表

  2012年,旅居新西兰26年后回归祖国。

  201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专程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自2012-2024年,作为国宾连续12年被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

  2015年参加抗日战争70周年胜利日天安门广场阅兵式。

  2018年,作为国家A类人才引进唯一华裔艺术家,以他命名的“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坐落在其家乡: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同时担任院长之职。

  2019年参加70周年国庆大典天安门广场阅兵式。

  2019当选为全国政协海外特邀委员,列席两会。

  2020年,其代表作品《一池荷叶》壁画,安装在杭州凤起路地铁站,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铁站壁画。

  2021年,参加“七一”建党100周年登天安门城楼参加习近平主席讲话仪式。

  2022年,应杭州亚运会组委会邀请,为亚运会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绘制《新富春山居图》等系列作品。

  2023年,为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创作一系列作品,成为中国最美的校园文化典范。

  2023年,为杭州大剧院创作《新音乐之声》壁画作品,成为中国无声音乐的典范。

  ——————————————————————


本文地址:http://www.yishuxinwen.com/zixun/124.html

相关推荐

品牌策划

BRAND

热文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