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采茶酿酒养蜜蜂,艺术家和当地人共创“本地特产”

  年初在上海西岸群岛书店展出的“既见方物:在地实验联展”引发了不小的反响,这个展览由“方志小说”发起,展示了来自四川大邑、陕西蔡家坡、广东顺德、河南修武和信阳的地方物产。山区的摄影作品跟毛尖茶酒放在一起,调料冰花梅酱和讲珠三角历史的书籍并列,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有趣,也引发人们的诸多疑问。

  方志小说发起人芬雷表示,这是一个做了7年的艺术项目,在调研了国内100多个县、乡、村等基层地点之后,年轻艺术家发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地方产品。一批扎根基层、用科学实验般的精神尝试把风土物产做出价值的“本地制作者”,也展露身影。

  终南山冬季的葡萄

  展览现场的一张台子上整齐放着几罐蜂蜜,它们来自陕西西安终南山脚下的村落蔡家坡,看似普通的蜂蜜,背后有不简单的人和故事。

  蔡家坡是一个遍地麦穗的村子,离西安也并不太远,有公交车可达。2018年,这里引入了西安美术学院师生主导的乡建团队“关中艺术合作社”,延续民俗传统,结合当代艺术手段,办起了第一届关中忙罢艺术节。随后,各类乡建项目不断进入蔡家坡。

  2023年的艺术节期间,方志小说与西安文化机构Local本地在蔡家坡推动“在地发想实验”,围绕终南山物产、山区峪口考察、葡萄种植简史等线索,一边采访当地人,一边梳理本地档案,策划主题展览,在村里策划了主题空间。

  跟着方志小说到蔡家坡的年轻艺术家、设计师们发现,当地有一位秦岭养蜂人梅金娃,他注意到,很多养蜂人开始改养意大利蜂种。长此以往,可能就没人会养中华土蜂、制作中华土蜂出产的蜂蜜产品了。梅叔自己坚持以做实验的精神,摸索养蜂方式,试着调制蜂蜜口味,推出本土风格的产品。芬雷称,“难度不亚于艺术家搞创作或科学家搞科研。”

  方志小说组织的驻地艺术家还发现了西安葡萄研究所,他们也在默默无闻地做着跟梅金娃相似的事。“既见方物”展出了他们研制的“户太8号”葡萄,根据终南山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这种葡萄在冬季严寒之下还能结果。研究所用这种本地葡萄酿造了户太8号冰酒。

  参与西安驻地艺术创作的石昕航、林立风等年轻艺术家展示的是摄影作品,乍一看与农产品关系不大,但他们的照片反映了养蜂的环境和秦岭山野自然,丰富了产品背后的故事。艺术家采访所得的档案《秦岭山川测绘记》《蜂守山林》则完整记录了山村生产生活的状态。

  展览中的五个项目,都包含了本地特色风土产品。顺德的冰花梅酱是当地吃烧鹅的常用蘸料,非遗传承人何超文探索用冰花梅酱制作饮品。信阳的毛尖茶酒,是用信阳毛尖茶的嫩叶跟粮食一起进行固体发酵,得到的一款发酵酒。这些都是经过复杂探索,得到的“新特产”。

  艺术家研究养蜂人

  芬雷是一位当代艺术策展人。2017年,他发起“方志小说”计划时,主要针对艺术学院在读或留学回来的学生,组织以艺术创作和写作为主的驻地创作,最终以展览和作品的形式呈现,也会邀请一些社会上比较知名的艺术家参与其中。

  方志小说带年轻人到各个地方去创作,有点像“玩艺术”,也很自由,让大家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口碑不错,每年发一下招募公告,报名就满了。2017年,他们去了云南普洱、贵州黎平、浙江丽水、福建厦门和广东东莞,都是在很小的地方创作。后来几年,他们每年去五六个驻地点,也到过广东丹霞山、厦门沙坡尾、北京五道口等比较知名的地方去活动。

  但间一长,芬雷觉得只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这些创作者都很年轻,作品以摄影和文本为主,在艺术市场很难真正立足;另一方面,虽然大家都越来越关注乡村、地方,但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去再久也是旅游”。这时,各地的诸多物产、制作风土产品的人和一些扎根基层的创业团队,吸引了芬雷的注意。

  2021年开始,芬雷结束了以前的全职工作,变成“全职在地方”,他跑遍了方志小说驻地的每一个地方,跟每一位参与者深度沟通,调查他们涉及的所有地方物产项目,重新思考来自大城市或国外留学的年轻艺术家、设计师可能对基层发展起到的作用。“物产的背后都能看到一群本地人,他们在进行生活层面的实验。要让城里来的,特别是这些搞艺术的年轻人看见他们的实验。”

  芬雷把“本地制作”归纳为“本地的材料、地方物产、地方工艺”三类,设计了“既见方物”计划,开始探索艺术家跟本地人围绕“本地制作”的共创机制。以方志小说2023年的新驻地项目——成都大邑为例,围绕茶、青梅种植和酿酒,参与的艺术家会在本地制作者和在地工作团队的引导下,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和品种、种植情况、水土环境,然后参与到产品开发环节。大邑的梅酒厂推出一款青梅酒,驻地艺术家会参与到这款酒的口味控制中去。

  在每个地方共同创造

  “地方产品的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品牌式价值,更多应该是可持续或公益价值。艺术和设计经过好的转化,帮助实现这种价值,大有可为。”芬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艺术家能做的不仅是设计外观包装,而是用更丰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来帮助地方制作者。

  芬雷介绍,在成都大邑调研时,他们发现当地茶叶是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甚至更早种的茶树,此前一度是抛荒状态。芬雷把这些茶叶拿去做专业评定,虽然达不到优质、一级、二级的标准,但比一般的茶品质还是高很多。

  方志小说驻地团队推动一些周边茶树多的村集体户,和本地一家社会企业合作,建立茶叶种制(种植与制作)合作社,也帮他们做村集体场地的规划,准备改造合作茶坊,用来制作茶。这样就可以去申请前述食品流通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供散户共用。驻地团队也在生产工艺提高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引入规范化的质量要求。

  “自发地去做,先把流程搭建好,通过小批量的推广,逐渐尝试良性的发展,这样比直接去找渠道,更有利于让这样的风土产品实现价值。”芬雷说。

  在驻地项目的所在地,方志小说会主动寻找至少工作过一年的本地机构,借助他们的研究经验,以他们为向导。这样可以更好地把地方的需求转译给来自外地的艺术家。芬雷认为这也有利于让年轻艺术家们有所成长。

  芬雷计划,接下来把既见方物往商业化的方向去做,把共创所得的产品推广销售出去,也会参加一些市集,争取做成一个公益可持续的商业体。方志小说则保持纯粹的艺术驻地项目的面貌,让大家继续天马行空,做有意思的事。

  他们还打算在不同的驻地项目地点之间,尝试让各地的风土物产交流起来。比如,让大邑的青梅酒厂和信阳的抹茶工坊合作一起研发抹茶味的青梅酒。


本文地址:http://www.yishuxinwen.com/xinwen/12.html

相关推荐

品牌策划

BRAND

热文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