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 新力量——秦腔里的青春声音
- 2024-03-20 15:24
- 网络
一天3开箱,连演3天4夜共10场大戏——3月过半,西安演艺集团·青年团(以下简称西演·青年团)完成了在周至县骆峪镇红旗村古会的演出,“这几天演完戏就想直接躺倒。”回程的路上,王鑫、刘文静、袁梦等团里的年轻人笑着互相调侃,心里却美滋滋的,这是他们成为西演·青年团演员的第二年,在一次又一次接受观众检阅的过程中,这群“00后”秦腔人不断收获来自戏迷观众的认可与褒奖。
事实上,在西安城中,还有许多年轻人,正怀抱深情,与秦腔命运相连。青春的演员、青春的戏迷、青春的评论家、青春的行业从业者……当年轻力量在秦腔生态各个领域蓬勃生发,它们与从历史长河中流淌而来的古老艺术汇聚一处,激荡出充满活力的澎湃浪花。青春,是火种,是火苗,更成为秦腔艺术在新时代中发展传承的重要支撑。
刘文静(中)在秦腔《白蛇传》中饰演白素贞。
从学员到演员 用成长书写传承
西演·青年团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秦腔专业院团,在2022 年春于西安正式“成团”。但王鑫、刘文静、袁梦等人相遇的“命运齿轮”,则在此前5年已开始转动——2017年,在各级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西安演艺集团面向西北五省(区)招收了120名“00后”学员,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成立“秦腔委培班”,“一站式”培养专门人才。从小在戏曲之家长大的王鑫、被“免一切费用”吸引的袁梦、喜爱秦腔唯美戏装与头饰的刘文静,正是在彼时于西安相遇。
和秦腔相伴的青春注定与众不同。少小离家,吃得了苦,自此成为这些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少男少女共同的履历。
王鑫的母亲是秦腔演员,父亲是器乐演奏员,很懂得学戏的不易,“记得进委培班之前,妈妈反复问我是不是真的想清楚了,我知道妈妈是心疼我,担心我坚持不下去,但我觉得她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行。”王鑫说。
如今在全本大戏《白蛇传》中和“许仙”王鑫搭档、饰演“白素贞”的刘文静,人如其名般腼腆。她笑着说自己生活里是个“宅女”。刘文静数年如一日,每天早上6点起床,吊嗓子、练早功。从压腿、踢腿等基本功,到翻滚跌扑的“毯子功”,发着狠劲要求自己样样不落后。
没有眼泪的学戏生涯是不完整的。当同龄人还在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开始秦腔专业学习的孩子们正和练功无法避免的胯伤、膝伤、腕伤、腰伤形影不离。“进委培班的头3年,要对基本功进行全面学习,很累很苦。”袁梦至今还记得在入学一年多的时候,几乎每个人每晚回宿舍后,都会因练功的苦,哭着给爸妈打电话。
在这期间,有人离开了,但大部分人选择留下来。
“现在回想为什么呢?大概就是爱,磨砺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秦腔一点一点的爱在增加——学戏苦,我们都在这苦中或多或少有过迷茫、犹豫、不自信,但也正是苦,让我们更有韧劲,更看清自己的选择。”王鑫说。
同样是在这段时间里,曾经对秦腔“没什么想法”的袁梦,一点点明晰了自己的秦腔梦,“一次女生扳腿功考核,在‘朝天蹬’这个环节,老师说谁的腿最后放下来,谁就是冠军,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很多女生汗水和泪水一起流下来,却没有一个人放下腿。这个场景震撼了所有老师,也震撼了旁观的我。”深受触动的袁梦从此练功更加认真,在“成团”演出《杨门女将》中因表现出色,他被一名观众打问“是个老演员吗?”“那一刻,我感觉血往上涌,我想,秦腔这条路,我得走下去!”袁梦说。
从秦腔委培班学员到西演·青年团演员——当传统戏曲遇上“00后”,靓丽的青春不仅带来精彩舞台,也让传承落地有声。“秦腔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我要不断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如今谈论起秦腔,袁梦的眼睛里充满光芒,曾经的懵懂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期望。
“我们不仅在剧场演出,也走进基层和校园,看到人山人海的戏迷,我越发感觉到,我们真的在传承一些东西。”王鑫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忘记初心。他希望通过努力,证明秦腔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排《白蛇传》的时候,梅花奖获得者齐爱云老师手把手来给我们教学,一教就是一天,饭都顾不上吃一口。”刘文静说,从前辈艺术家的身上,自己知道了“要做个好演员,就必须勤奋、更勤奋”。
“孩子们的秦腔梦,也是我们的秦腔梦。要保护这个剧种,先要保护演出的人才,他们是希望。”在西演·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涛看来,不管是委培班时期对年轻一代的悉心托举,还是专门“成团”西演·青年团,这座城市为年轻人持续提供良师、舞台、进修机会。“当年进研修班的孩子,如今几乎分布在各个行当,正挑起大梁。再过几年,西安的秦腔舞台会迎来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杨瑶(左一)在听众见面会中,与老戏迷欢乐互动。
从“票友”到“内行” 让更多人爱上秦腔
秦腔的魅力和城市的努力,让青年一代留驻舞台,在西安城中,还有很多年轻人在为秦腔艺术的新时代传播投身其中,“90后”主持人杨瑶就是其中之一。
被万千戏迷爱称为“瑶瑶娃”“能豆豆”,杨瑶是陕西戏曲广播主持人,擅长用年轻人特有的青春与活力感染每位听众。他还是一位“秦腔全才”——爱写、爱唱,不管小生、须生还是旦角敏腔,张口就来。
杨瑶告诉记者,自己对秦腔的记忆来自乡间土台,“我家在西安蓝田史家寨,小时候只要附近村子演秦腔,爷爷总带我去看。”《玉虎坠》《金麒麟》《法门寺》……在爷爷的背上,幼年的杨瑶看了许多秦腔戏,不论是俊朗潇洒的小生,还是有着飘逸身段的花旦,都让他痴迷。
长大一些,秦腔成为了杨瑶的一个“标签”,从小学的“六一”晚会到高中的“红五月”艺术节,别的同学唱歌跳舞,杨瑶总用自己的“保留节目”——唱秦腔,赢得满堂彩。即使在高三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只要休息,杨瑶书桌上的收音机总是开着,“边听秦腔节目边畅想,我以后要是也能做个秦腔主持人,多美!”
5年后,从新闻专业毕业的杨瑶梦想成真,先在西安秦腔剧院工作,后又进入陕西戏曲广播。也是从这阶段起,他在边工作边学习中,开始了从“票友”到“内行”身份的转变,“在戏曲广播,我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夜话秦腔》,从2014年到2020年,我采访了西北五省(区)的300多位演员,年龄层涵盖老中青少,在这一系列的采访中,我对秦腔发展,有了初步的系统梳理和了解。”
杨瑶爱戏,也通过自己,带动更多年轻人爱上秦腔,除了用更加青春活泼的方式向千家万户讲解秦腔,他这些年也在不断积累中深扎秦腔研究工作,其编写的20万字《遇见秦腔》即将付梓。
空闲之余,杨瑶还会拉朋友去看秦腔,带他们“入坑”。“一开始可以说是生拉硬拽,看完了朋友们却都不约而同反馈‘嘿,好像还有点意思啊!’”认可虽小,却让杨瑶开心了很久,他认为,现在很多人一听秦腔,会下意识以“我不爱”“听不懂”为由抗拒,“其实剧场有字幕,完全不存在看不懂,很多人不爱,是因为压根没有想过接近秦腔,只要进剧场去看上一次两次,我觉得它肯定会有吸引你的地方。”
袁梦在秦腔《杨门女将》中饰王辉。
看好戏更看门道 关注秦腔发展之路
在杨瑶的“秦腔同好”中,李想是特别的一位,这不仅源于他同样是个爱戏的年轻人,更源于近4年来,李想已经在陕西戏曲广播“秦之声”公众号的“想说”专栏持续供稿200余篇,用文字表达对秦腔乃至戏曲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深沉的爱。
作为“新西安人”,李想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听戏的,听着听着就学唱、唱着唱着开始做研究,“我对秦腔艺术真正开始深挖,是在陕师大新传学院读研时——我的导师李震教授根据我的爱好,指导我用传播学观点研究戏曲,后来这篇《戏曲移植的传播学分析》论文,获得了第五届(2010年)中国秦腔节论文一等奖,这就坚定了我继续研究的决心。”
毕业后,李想从事的职业与秦腔无关,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听戏、学戏、研究戏,成为他业余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戏曲中含义隽永的唱词、耳熟能详的故事、悠扬婉转的旋律,为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情趣。”
渐渐地,李想对戏曲尤其是秦腔的研究与评论文章引发了圈内的关注和肯定,他受邀为易俗社百年庆典专刊撰稿;担任了秦腔名栏目“秦之声”的评委;更在2018年央视主办的《中国戏曲大会》中一举夺冠,成为所有“老陕戏迷”的骄傲。
作为年轻一代的戏曲类剧评人,李想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也坚持对秦腔艺术冷静思考,在“想说”专栏中,从《秦腔能这样演吗》到《谁弄丢了戏曲传统》,从《戏曲如何吸引年轻受众》到《学前辈,学什么?怎么学?》……文章中有犀利的笔锋,也有温情的分析,与戏迷、行业同在“不只看热闹,更要看门道”中,关注秦腔发展的路。
李想始终认为,历史是秦腔艺术的来源,现实则是戏曲艺术的生长土壤,“秦腔不仅属于西安、陕西,也属于西北,甚至整个中国。它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是群众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正气、讴歌英雄人物、传承美好品德,成为西北人民的艺术信仰。”
李想在《中国戏曲大会》赛场上展风采。
王鑫在《生死牌》中饰演黄伯贤。
是情怀更是热爱 让古老艺术永葆青春
古老艺术想要永葆青春,从演员到戏迷乃至相关行业,年轻力量的持续加入是关键。秦腔艺术在西安古城有着久唱不息的广阔群众基础,王鑫、袁梦、刘文静、杨瑶、李想等热爱传统戏曲的年轻人,正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秦腔魅力的共鸣。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和传统之间似乎有着天然隔阂,但在记者的采访中,每一个热爱秦腔的青年,就在我们身边——王鑫是英气逼人的许仙,也是追《火影忍者》《海贼王》的Z世代元气少年。从秦腔声中回到现实世界,生活里的李想是“美食达人”,刘文静爱追古风歌曲,袁梦则也和同龄人一样爱刷短视频。
“我在工作中接触大量听众、观众,其实现在喜欢秦腔的年轻人,真的很多。”杨瑶告诉记者,自己主持的日播秦腔热线节目《我爱咚咚锵》,每天都能接到大量年轻听众来电,“秦之声”网络直播评论区“90后在哪里?”的发问后面,也总能引发刷屏回复,“我们最近做了一档叫‘他们竟然会唱戏’的原创节目,吸引来很多年轻人报名,他们的职业有个体户、小学老师、高校教授,企业白领、搞科研的研究生……五花八门。”
不仅如此,杨瑶发现,年轻人欣赏秦腔的水平,都挺高,“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学历比较高,爱秦腔爱得更有门道——不单单是听这个演员长得怎么样,唱得怎么样,而是去琢磨本子哪儿好了,词儿哪儿好了,意境哪儿又好了。尤其这几年网络技术愈加发达之后,把爱秦腔的年轻人都聚合在一块儿了,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交流切磋的渠道,这个群体正越来越庞大。”
秦腔要继续获得新观众,探寻新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必然。不管是王鑫,还是李想,在受访时都提出了新时代秦腔艺术的传承应真正发扬传统戏曲本身魅力,坚持“守正创新”之路——守传统文化内涵之“正”,创传播、传承形式和方法之“新”。
“在这条青春与古老双向奔赴的路上,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助力——努力提高演职人员的社会待遇和经济收入,让从业者有尊严;发展戏曲全学历教育,加大助学补贴,开展就业兜底,让苗子有学上、能就业;依靠媒体大力推广秦腔,让更多人能‘相见’,才能会‘相恋’;加大研究力量,从录制老艺术家口述史、录制绝技绝活和授课,到进行理论研究。对了,还要多演,多到基层演,多给群众演——让演员见观众,让剧目见观众。”李想说。
“这一代年轻人,更直率,更讲求自我,他们在生活中千姿百态,但他们往往也有充分的韧劲,对传统艺术的接受度很高,学习新知识很快。”张涛对新一代舞台上的秦腔人充满希望,“他们是藏龙卧虎。第一批委培班‘唱团’眼瞅着开始唱大戏了,后面,我们还会开启第二期、第三期委培班,让传承延续。”
让刘文静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白蛇传》座无虚席的演出后,一群大学生专程找到后台,“他们就想见见我们,特别好奇,‘哎呀,你们竟然这么小,把秦腔唱得这么有滋味。’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我们这些年轻的人站在秦腔舞台上,尽可能多地去演出,就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只要我们坚持热爱,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去靠近它、了解它、学习它。”
生活中的刘文静。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王远之
本文地址:http://www.yishuxinwen.com/xinwen/5.html